市場傳言,銀監會要求各家銀行摸底海外投資比較凶猛、在銀行業敞口較大的民營企業集團,是主要原因。2017年以來,去“去杠杆”、“防範金融風險”成爲金融行業的主旋律,再加上魏橋紡織、溫州幫彪悍出貨、再到新都退,風險事件接連湧現。監管層關注海外並購,防範“杠杆風險”也就不足爲奇了。
非理性對外投資成監管重點
海外投資融資渠道日益多元化所帶來的杠杆風險、幣種錯配風險等也不容小觑。隨著中國企業債務率持續攀升,加之國內金融去杠杆和強監管的大背景,一有風吹草動,極易引發系統性風險。究其原因,不論是海外投資或是轉移資産,特別是高杠杆的貸款並購,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國外彙儲備流失,某些項目的非理性投資乃至非法轉移資産。就如央行行長周小川所說:“對于過熱或者不良動機的一些現象,進行一定管理也是正常的。”
正確引導海外投資
中國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,2017年1-5月,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45個國家和地區的312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,累計實現投資345.9億美元,同比下降53%。5月當月對外直接投資82.2億美元,同比下降38.8%。從數據上看,中國企業對外投資似乎有所下滑,與去年火爆的狀況形成了鮮明對比。
根據商務部參贊韓勇的解釋,今年對外投資出現下滑,與對非理性對外投資的引導有較大關系。“去年12月份對外投資下降超過39%,這表明企業越來越表現出理性的投資心態,也表現出我們對對外投資的引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”雖然對外投資整體數據有所下滑,但在商務服務業、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信息技術服務等領域仍然處于增長的態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