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则很早便在网上流传的消息,经过中国经济网的正式报道,以及《人民日报》官微的催化,成为网络间的热门话题。从微博跟评来看,众多网友皆对此“一国两制”的通信服务,表达了羡慕嫉妒恨,认为通信商在通信服务上的差别对待很是不公平。
那么,“香港套餐”是否有可能搬上内地通信消费的餐桌呢?要原汁原味,恐怕不太可能;但缩小差距,却存有很大的余地。
客观条件的限制,是“香港套餐”无法原汁原味搬上内地消费者餐桌的原因。对于运营商而言,提供电信服务,是需要花费成本的,而成本多少则关联到价格的高低。在基站建设和维护上,香港地域面积较小,人口稠密,而内地幅员辽阔,人口相对分散,这便决定着运营商在内地的成本投入要高于香港,价格也相对较高。正是因为如此,“香港套餐”很难在大陆原版复制。
但客观条件限制,并不能说明“香港套餐”失去了参照意义。香港通信资费低廉的另外一个原因,便是打破了垄断,行业处于相对充分的竞争环境之中。1100平方公里面积之上的700多万香港民众,电信运营商却多达五六家,市场竞争可谓激烈。与中国移动的“香港套餐”相较,香港本地电信公司还有更低廉的套餐服务,而这些价格低廉的套餐,皆是应激烈的竞争环境而生。
而反观内地的电信行业,基本属于垄断企业,“店大欺客”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。而打破垄断,激励竞争,虽然内地消费者或不可能享受原汁原味的惠而不费的“香港套餐”,但饱受诟病的霸王条款最起码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,消费体验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得到提升。
让消费者乐观的是,今年1月底,工业和信息化部向8家民营企业发放第二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,国美、苏宁如愿获得牌照。这或意味着,内地通信行业将从垄断中突围,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充分。也许,在即将到来的相对充分的市场竞逐战中,内地民众在通信消费上的弱势地位,将得到扭转。届时,内地民众对“香港套餐”,方能理性看待,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不公平感。
就在“香港套餐”引发内地民众唏嘘感叹之前,3月31日,拥有虚拟通信运营资质的京东集团称,将于下月中下旬对外发放170号码段手机号,用户拥有的上网流量可以转赠给朋友,也可以留到下月使用,用户预存的话费将有利息。备受消费者争议的“流量清零”,或将得到破解。
摆脱垄断环境下运营商定制的“霸王套餐”,这样的改变,正在逐渐发生。